LC3低温闸阀采用双阀座结构,阀腔内设置泄压孔道,当阀门关闭时,介质压力通过闸板上的泄压孔自动释放,有效避免阀腔超压风险。这种设计虽限制了双向密封能力,但通过单向密封结构确保了承压方向的可靠性,阀体标注的流向标志可直观指导安装方向。阀杆采用延长颈结构,长度根据工作温度精确计算,确保填料函底部温度始终高于0℃,配合特氟隆环形填料与金属缠绕垫片,在-196℃工况下仍能维持稳定密封。
阀体材料选用ASTM A352标准的LC3镍钢(3.5%Ni),该材料经多次调质处理,在-101℃环境下夏比冲击功≥27J,远超常规碳钢的低温韧性要求。闸板与阀座密封面堆焊钴基硬质合金,硬度达到HRC60以上,既保证密封性又提升耐磨性。阀杆采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,通过精密冷拔工艺控制形变率,避免低温脆断风险。
产品适用温度范围覆盖-196℃至+340℃,特别适用于液态甲烷、乙烯等低温介质的控制。在LNG接收站项目中,该阀门成功应用于-162℃的液态天然气输送系统,通过特殊设计的长颈阀盖(按需加长,加长长度可达600mm),有效隔离低温介质对填料密封的影响。材料测试数据显示,LC3钢在-101℃时的线膨胀系数为12.3×10^-6/℃,较常规碳钢降低40%,显著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。
针对超低温工况,阀门执行GB/T 24925-2019标准,在-196℃环境中进行启闭力矩测试,确保操作扭矩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15%。
LC3低温闸阀的阀体材料LC3钢通过优化镍含量(3.5%),在保证低温韧性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。与CF8不锈钢相比,LC3钢在-100℃时的冲击吸收能量高出30%,但成本降低25%。闸板采用弹性结构设计,允许微量变形以补偿加工偏差,确保密封面贴合度。某炼油厂改造项目数据显示,采用LC3低温闸阀后,阀门采购成本降低18%,维护周期延长至24个月。
填料系统采用浸四氟乙烯石棉绳与低温石墨垫片的组合方案,在-196℃时压缩回弹率仍达85%。阀杆螺母选用ZCuAl10Fe3锰青铜,其线膨胀系数与不锈钢阀杆匹配,避免低温下咬合现象。某空分设备制造商测试证实,该材料组合在-185℃时密封泄漏率低于0.1ml/min,满足超低温工况严苛要求。
在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中,LC3低温闸阀广泛应用于储罐出口、BOG压缩系统及装车臂控制。某大型LNG接收站数据显示,在-162℃工况下,阀门成功实现5000次启闭循环无故障,密封等级始终维持ANSI VI级。在航天领域,该产品应用于液氢推进剂输送系统,通过特殊处理的表面涂层,有效防止氢脆现象发生。
化工行业应用案例显示,在-46℃液氨装置中,阀门采用LC3+CF8复合阀体结构,既保证低温强度又提升耐腐蚀性。某化肥厂运行3年统计表明,阀门故障率从传统产品的12%降至0.5%,年维护成本减少40万元。在制冷行业,该产品成为-80℃超低温实验室的首选设备,通过精密的流量调节功能,确保科研实验的准确性。
针对不同介质特性,阀门提供多样化配置方案。在含硫化氢的油气田工况,采用NACE MR0175标准的LC3材料,配合双相不锈钢堆焊层,有效抵抗湿硫化氢腐蚀。某海上平台应用实例显示,LC3低温闸阀在含CO2/H2S混合介质(压力8.5MPa,温度-30℃)中运行2年,未出现腐蚀开裂现象。
对于频繁温度变化的工况,阀门采用柔性石墨膨胀节与波纹管密封的组合结构,有效吸收热应力。某多晶硅生产企业测试表明,在-50℃至+200℃循环工况下,阀门密封性能保持稳定,操作扭矩波动控制在±10%以内。针对高粘度介质,可选配蒸汽伴热结构,通过内置加热夹套维持介质流动性。
型号 Type |
公称压力 Nominal Pressure |
试验压力 Test Pressure |
工作温度(℃)Working Temperature |
适用介质Suitable Medium |
||
强度(水) (Mpa) |
密封(水) 空气(Mpa) |
低压密封 空气(Mpa) |
||||
Z41H-16C | 1.6 | 2.4 | 1.8 | 0.6 | ≤425 | 水、蒸汽、 油品等 |
Z41H-25C | 2.5 | 3.8 | 2.8 | 0.6 | ≤425 | |
Z41H-40C | 4.0 | 6.0 | 4.4 | 0.6 | ≤425 | |
Z41H-64C | 6.4 | 9.6 | 7.0 | 0.6 | ≤425 |
品牌: | 欧电阀门 |
型号: | DWZ40Y-150lbsLC3 |
连接形式: | 法兰 |
材质: | 碳钢 |
公称通径: | 15-500 mm |
适用介质: | 水;蒸汽;油品 |
密封形式: | 硬密封式 |
标准: | 美标 |